為了給這些官員再補一刀,朱慈烺接著說,“禮部即刻回去準備,七天后在奉天殿舉行殿試,
所有文人士子皆可參加,本宮親自出題,從中擇優補充京官的空缺。”沒等眾人回過神,
朱慈烺繼續說,“鑒于國庫和內帑收支狀況有所改善,結合現在物價上漲情形,
本宮決定給所有在京官員的俸祿標準提升一成,三日內發放完畢。京外官員俸祿逐步提升,
今年內務必完成。”當朱慈烺宣布增加俸祿后,幾乎滿朝文武都歡呼雀躍。要知道,
有明一朝,官員工資待遇可謂是空前絕后的低下。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時間里,
官員俸祿標準只在洪武二十五年變動過一次。而這唯一的一次,
對部分官員來說還是變相降薪。其他時期只對俸祿發放形式進行過變動,
但俸祿標準再也沒調整過。所有聯名上奏的東林黨人都幽怨地看著劉宗周,
這下不但沒能享受朝廷加俸祿的紅利,連賴以謀生的飯碗都難以保全,早知道就不瞎摻和了!
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加薪的喜悅中時,一道突兀的聲音忽然傳來。“從洪武二十五年開始,
我朝俸祿標準就不允許更改,此乃祖制,殿下尚未登基,就試圖打敗祖制,
臣以為此舉非常不妥,況且如今國庫空虛,如何能承擔這多出來的幾十萬兩白銀,
請殿下收回成命!”眾人循聲望去,提出反對意見的又是劉宗周。此人是出了名的儒家大師,
東林黨的主要代表,向來以草莽孤臣自居,但在朱慈烺看來,
此人只是空談誤國的酸腐文人罷了。崇禎曾想重用湯若望,大力制造火器,
利用西洋先進技術解決內憂外患。但劉宗周堅決反對重用湯若望,更堅決反對制造火器。
他說:“臣聞用兵之道,太上湯武之仁義,其次桓文之節制,下此非所論矣。
火器終無益于成敗之數。”劉宗周把湯若望看成異端之人,請崇禎“放還本國,
以永絕異端之根”。本來朱慈烺任用劉宗周做吏部左侍郎,
也只是因為他在江南文壇地位崇高,而且在弘光朝廷滅亡后堅持絕食而亡,
是南明少有的氣節官員。但此刻,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。書生誤國,他可不想做第二個崇禎!
“太祖爺說過不許宦官干政,那司禮監和東廠是不是可以遣散了?太祖爺還創建了奸黨罪,
朋比結黨擾亂朝政者皆斬,那東林黨和復社的成員是不是都要拉出去砍頭?
至于多出來的俸祿,從內帑撥付,無需劉大人操心。”話音一落,劉宗周啞口無言,
他雖然耿直卻不笨,司禮監、東廠、東林黨、復社哪一個他都惹不起。在滿朝文武怒視之下,
劉宗周悻悻地退了下去,再不敢胡亂發言。攻防轉換之間,恩威并施之下,
朱慈烺已無形得到了更多官員的支持,直到此刻,誰也不敢再小瞧這位太子殿下。
更新時間:2024-09-09 00:52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