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
「皇上放心,溫念姑娘這一胎懷象極好,今日是因為在風口站得太久,又因受驚,才會暈厥,服過藥休息兩日就會好。」
云女醫(yī)也是池珩的人。
今日的守宮砂困境池珩早有預料,他讓云女醫(yī)提前想好了破局之法。
守宮砂的確會因為不同原因消失,云太醫(yī)見了太多枉死在這件事上的宮女,所以這次,她也借機讓所有人清楚——守宮砂并不等同于女子的貞潔。
宴會中途看出我臉色蒼白,云女醫(yī)還配好了香包掛在椅子上,讓我緩解孕吐的不適。
就算一切都有所準備,宮宴上池珩的冷漠與陰晴不定還是讓我心有余悸。
「朕是不是嚇到你了?」
池珩十分有自知之明。
我嗔怪地看他。
小寧王道:「皇嫂,你別怕,我皇兄他從小就這樣,所以當皇帝了身邊都沒女人。」
「你別生他的氣,這次其實也是我不好,那日在紫寧寺是我貪玩不小心掉進廟里的錦鯉池中,皇兄這才誤拿了我的香,因此中了計。」
「雖然過程陰差陽錯,但結果卻是歪打正著,皇兄很喜歡嫂嫂你的。」
我忍不住糾正:「我還擔不起王爺這聲嫂嫂。」
「你擔得起。」
池珩說:「傳朕旨意,秦氏女秦溫念純善果敢,救駕有功,封正二品淑妃。」
我一驚:「陛下?」
「今日種種,于你是無妄之災,算朕補償你與皇兒。
「況且,當日在廟里的一切既然瞞不住,朕就要用尊貴的位分堵住天下非議的嘴。
「讓他們知道,你并非逾越禮法,而是英勇救駕。」
的確,在廟里行風月之事,就算事出有因,時間久了,世人也難免拿出來詬病我不守婦德女誡。
就像池珩殺賢王,明明是撥亂反正之舉,時間久了,也有讀書人私下批判池珩行事極端不顧手足之情。
池珩是要用皇權替我堵住天下人的嘴——其實,他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帝王英名。
封妃的命令下達后,池珩又下第二道旨:
「玄明和尚御前行刺,嚴查紫寧寺眾僧底細。」
能在香中下藥,還能在那等重要日子放我入廟引我入禪房的,只有紫寧寺的僧人。
和尚未必是真和尚,也可能是潛藏其中的賢王余孽。
「至于今日其他人,誣陷朕的淑妃,驚動皇兒胎氣,主謀全部杖殺!」
此事跳得最高的就是秦溫夏。
僥幸逃脫割舌之刑的秦溫夏聽到旨意,人都嚇傻了。
她哭著求到我面前:
「姐姐!我錯了,求你向陛下求情!我是你同父異母的親妹妹啊!我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!我要是死了,姐姐你臉上也不光彩!」
「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?妹妹,這句話從你嘴里說出來怎么就那么可笑呢?你為了自己的榮華,可是把我往死里整,那時你怎么不念著我跟你是親姐妹?」
「你不顧及家族,家族也不會顧及你。」
秦溫夏被我說得羞愧,她走投無路,卻生出膽量,忽然怒罵起池珩:
「都是你!我本來沒有這些妄想的!是你讓人給我送那些東西,是你讓我以為高高在上的皇帝會喜歡我這個卑微的庶女!
「皇上,我今日這一切的罪惡,都是被你逼出來的!是你勾起我的野心與貪念,我只是爭取我想要的,我有什么錯!
「你堂堂天子,卻來哄騙我,如今又有什么資格來審判我?!」
秦溫夏的確是池珩算計中的一環(huán)。
那日,他將我送回秦府后,為了掩人耳目,故意派人隔三差五以宮里的名義給秦溫夏送御賜的東西。
送了半個月后,便有人找上了秦溫夏,告訴她,只要在宮宴上揭穿小寧王與秦溫念的私情,她就會被抬為秦家嫡女,被皇上拔擢為妃,只要有了嫡女的身份,又得皇帝喜愛,封后也指日可待。
人不為己天誅地滅,秦溫夏為了自己的前程博了一把,卻不知道跟她坐在同一張賭桌的是天子,她要的越多,輸?shù)镁驮綉K。
秦溫夏宣泄怒氣與不甘后,趴在地上哭得肩膀顫抖。
池珩只是冷眼看她,就像在看一顆廢棄的棋子。
我走上前,遞給她一方手帕:
「你如果想活命,就告訴姐姐,是誰蠱惑你做這些事。」
秦溫夏哭紅的臉一愣。
「我不相信你能憑一己之力找到紫寧寺的僧人,也不相信你有膽量在皇帝面前告發(fā)這種事,誰在背后給你撐腰?」
秦溫夏咬了咬下唇。
「你若不說,姐姐也救不了你。」
我起身要走,秦溫夏卻抓住我的裙擺:
「我說!
「是太皇太后,是太皇太后讓我這么做的,否則我怎么敢在宮宴上這樣大鬧一場……」
更新時間:2025-07-28 12:09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