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里又炸了:
【貧困生補助居然給了她,這讓家里真窮的同學怎么辦?】
【彭芷柔沒選上,蘇麗芳居然選上了,這是什么世道?校領導是不是想討好蘇家啊?】
一時間,我又變成了那個千夫所指占用貧困生名額的人。
不堪入目的評論一條接著一條,甚至學校都看不下去了,輔導員和校領導都出來幫我說話,表明貧困生篩選過程公平公正,我拿到這個名額是實至名歸。
但是沒有人買賬:
【到底是實至名歸,還是暗箱操作,你們自己心里清楚!】
【我對這個學校太失望了,窮人本來已經夠艱難了,你們卻要把貧困生補助給一個富二代,這種不公平的事情,我一定要找記者曝光!】
我看著這些消息,想都不用想,這一切都是彭芷柔搞的鬼。
不過,既然她想把事情鬧大,那我也不介意順水推舟。
我直接打了記者舉報熱線,不一會兒,一大批拿著攝像機的記者就聚在了學校門口。
“聽說你們學校的貧困生篩選過程有黑幕,請問你知道什么消息嗎?”
記者全都被攔在門口進不來,只能拿著話筒采訪保安。
保安大哥招架不住,“我可不知道什么黑幕啊,我只知道沒有校園卡不得入內!”
“那您能談談對富二代拿貧困生補助這件事怎么看嗎?”
記者不依不饒,將門口堵得水泄不通。
這時,閘機打開,我緩緩走出來,面對鏡頭說:
“我就是那個被污蔑成富二代的學生,你們盡管來采訪我。”
記者們蜂擁而上,將我團團圍住。
“污蔑?你的意思是你并不是富二代嗎?”
曾經,貧窮的家境是我心里最不愿意讓人知道的傷疤,可彭芷柔逼我不得不將最深的傷痕暴露在所有人面前。
“對,我家里很窮。”
我舉起手機,打開相冊,將我家的照片給記者看。
那是我和媽媽自己搭建的磚瓦房,天花板破了一塊,下雨天總漏水,沒有空調也沒有燃氣,我們每天拾柴火做飯。
“天吶,這個年代居然還有人住在這種房子里。”
有記者捂嘴感嘆。
可這時,班上的同學也都陸陸續續前來圍觀,站在最前面的是彭芷柔。
彭芷柔指向我,
“那根本不是她的家,蘇麗芳在撒謊!”
她不甘示弱地舉起手機,屏幕上是一張私人別墅的照片,別墅裝修極盡奢華,在寸土寸金的京市,甚至還有一個寬敞的院子。
“這個別墅的房產證上面就寫著蘇麗芳的名字!你們別被她給騙了!”
說完,她又將一張電子房產證舉到所有人面前,房產證上面果真寫著我的名字。
現場一時也沒人去查這張房產證的真偽,可記者們動搖的眼神,分明是已經相信了大半。
破敗的磚瓦房,和奢華的別墅,形成了鮮明對比,記者一時也迷茫了,
“這到底誰說的話是真的?我都要迷糊了。”
“我站彭芷柔,起碼她有證件在手,更有可信度。”
“電子版的證件說明不了什么,畢竟現在P圖技術這么厲害。”
大家議論紛紛,我只能拿出第二張照片證明,
“我家根本不可能買得起別墅,不信,你們可以看看我家里的賬單。”
我拍下的第二張照片是媽媽的記賬本。
這些年來,家里主要靠種地為生,媽媽每天很早起床將田里的新鮮蔬菜拿到集市上賣,換取微薄的收入。
家里每個月的收入才一千塊錢左右,只夠我們母女倆勉強吃飽穿暖,我們怎么可能買得起別墅?
“這賬單看著也太讓人心酸了,每個月才一千塊錢,這種家庭不可能買得起別墅。”
有些共情能力強的記者甚至雙眼含著熱淚,眼神中寫滿了同情。
彭芷柔見狀,又打斷所有人道,
“她的賬單也是假的,她家里開了個科技公司,我有她家公司的財報,去年,她家里一共掙了五十億!”
更新時間:2025-07-31 13:42:39